●江文林(安徽)
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
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,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。
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记载在三国时代。据曹丕《九日与钟繇书》中载: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。”
在古代全椒民间,重阳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,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。秋高气爽,天高云淡,诗人墨客登高远眺,心旷神怡,于是诗兴大发,借景抒情。“重阳独酌杯中酒,抱病起登江上台。”连身体有病也不肯错过,登高的兴致跃然纸上。李白有诗云:“九月天气清,登高无秋云。”全椒的南屏山、笔峰尖、黄集的独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。重九登高节这天,南屏山、笔峰尖、黄集的独山成群结队,游人如织。
吃重阳糕是全椒民间重阳节的又一习俗。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意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,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。全椒的重阳糕,数西门的程秉东糖坊和大南门李氏糖坊很为抢手,重阳前十天就有“请糕”之客,重阳这天,“请糕”队列长约华里。清代诗人杨静亭的《论糕》:“中秋才过又重阳,又见花糕各处忙。面夹双层多枣栗,当筵题句傲刘郎。”将当时重阳做糕、食糕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。
赏菊是全椒民间重阳节的又一大习俗。晋代文人陶渊明在《九日闲居》诗序文中说:“余闲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由,空服九华,寄怀于言。”大概在魏晋时期,双九重阳已有了饮酒、赏菊的习俗。金秋时节,菊花盛开,窗前篱下,片片金黄。陶渊明在诗中写道:“菊花如我心,九月九日开;客人知我意,重阳一同来。”诗句描写了文人墨客们欢聚一堂共同赏菊的娱乐场景,于朴实中见真情,意趣横生。王勃的“九日重阳节,开门见菊花”,李白的“昨日登高罢,今朝再举觞。菊花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”等,都道出了重阳赏菊的情趣,语言隽永,诗意清新。清代,全椒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,“解除凶秽,以招吉祥。”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。
民国初年每逢双九重阳,全椒文人汪文绶与其兄文鼎、郭受禧、吴承志、叶柏青、汪文弼、周召亭、王剑寒、印竹泉、刘承浩、许跛僧等十人组织的南屏诗社,都 会在南园赏菊、饮酒、吟诗。“世情儿女无高韵,只看重阳一日花。”可谓情景交融,情趣盎然。
插茱萸也是全椒民间重阳节又一趣俗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。或佩戴于臂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戴,有些地方,男子也佩戴。重阳节佩戴茱萸,在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有记载。很脍炙人口的诗篇,大约莫过于唐代诗人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诗以茱萸为介质,换位易地,尽述游子思乡之情。
重阳是秋思生发的时节。盛夏的远离、阳气的衰减,使得人们对自然物候变化敏感,易于感怀。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杜甫的《登高》尽现苍凉悲怆之感!同是怅惘,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《醉花阴·重阳》则更显得幽怨凄清,缠绵悱恻:“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销魂。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
在全椒民间传统的观念中,双九重阳更是一个尊老敬亲的日子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双九即“生命长久”,重阳即“健康长寿”。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,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这是我们的根,也是我们的魂。
郑州专业治癫痫医院国内哪家看癫痫病好哈尔滨哪个医院看癫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