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精美散文 > 正文

九月一号

来源: 静心文学汇 时间:2021-08-13

九月一号

九月一号,开学啦!这是全国中小学秋季学期统一开学的日子。记忆里,九月总有那么多忘不掉的故事,它也许很平淡,但饱含着百姓人家的酸甜苦辣和幸福人生。

我在农村学校干30多年,躬身于教育教学实践,经历了教育改革的风风雨雨,见证了乡村教育的振兴和发展。九月一号,秋季开学日,我们老师迎来了一张张新面孔——入学新生。十年前,幼儿园、学前班、初一等起点年级,入学的新生真多,来学校报名的场景“火爆”。你看,校园里到处是前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,新生、老生一起,人数总在两千左右。学校真忙碌,场面显得有些混乱——新生报名、注册、缴费、拿书,老生也是如此。很拥挤的要数缴费的窗口了,会计收费、开票,忙的喘不过气来。

又到九月一号,开学季,可乡村学校往日火爆的报名场面再也不见了——入学新生少的可怜,怎么火爆得起来?像我们这么大的乡镇中学,今年才迎来四十几个初一新生。学生少,一切秩序井然,却显得冷冷清清。乡村城镇化,孩子们都到城里去读书了,乡村哪来那么多学生。可以想象,城市学校的九月一号,是何等的“热闹”。

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。以前,农村教育相对落后,教学资源远远比不上城市,可是,因为地域和经济条件限制,乡村孩子只能留在乡下读书,别无选择。而现在,乡村学校环境在逐渐改善,硬件资源逐渐完备,就是说,虽然比不上城里学校,但是,各方面条件好多了。然而,可悲的是,乡村学校的人数在锐减,一年不如一年。有的学校,眼看就要“关门”了,农村学校正在衰落。

九月,对于农民来说,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,稻谷飘香,摘花生,收豆子。九月,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也是希望的开始。农村家庭,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,所以,孩子上学的*一天——九月一号,人们都非常看重。新衣服,新书包,父母亲自送孩子到学校,入学的仪式感特别强,无论家庭状况怎么样。父母盼望子女成龙成凤,也就从这一刻起,愿望很强烈。

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乡村特别贫穷。那时候,农村孩子特别多,他们在未到学龄之前,大都有过牛背上的经历。每年到九月一号,家长特别犯愁:孩子老大不小了,应该送到学校读书,可没有钱交学费,读不起书啊!我们小时候,学费不多,用现在的经济水平来衡量,简直可以忽略不计,可在当时,三块五块的学费,很多家庭是拿不出的,要知道,当时生产队实行工分制,一个整劳力,一天挣10分工,才一角钱的样子。农村家庭孩子多,女孩子很少有被送进学堂的。男孩子读书,玩性大,很多同伴在小学时就辍学了,与我同龄相仿的,很少有读到初中的。

我家姊妹多,只我一个男孩。当时,家庭条件特别艰苦,劳动力少,口粮都难以为继。二姐读到小学三年级,被迫辍学,回到生产队当“猪倌”,才十二三岁就放一个生产队的猪。三姐和大妹,一天学堂都没有进,目不识丁,幸而那时农村办扫盲班,识了几个字,能够勉强认得和写好自己的名字。犹记得她俩在扫盲班读“夜校”时,真刻苦。每天做饭时,边烧锅边认字,写字,看得出来,她们很想读书。去学校读书,这是她们的心愿,也是一辈子的遗憾。母亲曾经问过她们,想不想读书。三姐却沉默了。我明白,她多想去上学啊,背个书包,坐在教室里,当个“小学生”,可她心里明白,家里条件不允许啊,想也是白想,就跟白日梦一样。那时,三姐年龄已经过了入学的很佳年龄,即使上学,也是一年级“大学生”了。按理说,大妹应该有机会读书,可是,为了家里生活,她也没有读书。当时,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,总觉得女孩子长大后要嫁人的,读书没有用。姊妹没有读过书,多年后,母亲常常自责,觉得对不起她们,无法补偿她们,这也是母亲后来的心病。我常常劝慰母亲:“妈,这不能怪你。那时候,家里穷,村里女孩子没有读书的很多,也不只是她们几个。”话虽这么说,但我总觉得惭愧,因为,姊妹们不能读书,就是为了培养我,将来有一天,我能够出人头地。我没有辜负母亲她们的期望,考上了师范,当了老师,脱离了土地和农村,过上了舒坦日子,可姊妹们一辈子在土地上劳作,甚是辛苦。没能读书,这是她们一生的遗憾。

在困难年代,每到九月一号,母亲总是想方设法为我积攒好学费。她们平时省吃俭用,一点点积攒。实在没有,就只好东挪西借。钱是硬头货,三五元的,那时对于我们家庭来说,就像天文数字。鸡蛋二分钱一个,买个文具,比如本子、小刀、橡皮啥的,怕要用上两三个鸡蛋呢!我们小孩子只管上学,从不问母亲的艰难,她为凑齐我的学费而大伤脑筋。九月一号,开学*一天,哪个孩子不想很早去上学,拿到书本呢。1983年,我读初三,那年开学,学费15元,为了这学费,母亲从村里到乡里,求爷爷拜奶奶,很后,乡民政局救济了10元,我才勉强凑齐学费,继续上学。现在回想起来,真是心酸。

任何一个家庭,对于自己的孩子*一天上学都会很重视。我的孩子没有读过幼儿园,直接上的学前班。那是在1998年9月1号。孩子上学*一天,我们和孩子都很兴奋。早早起床,早早吃饭,然后,我和爱人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来到藕塘小学报名了。一进校门,到处都是人。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面对此情此景,我定了定神。我还是找了熟人,询问了报名有关事宜,譬如,需要哪些证件和手续,缴费多少,班级安排等等。作为家长,谁都期望孩子早点报上名,进班学习,所以,大家不约而同,都在一号上午赶来了。按照程序,我给孩子注册登记,然后缴费。缴费的窗口,挤满了人,人太多,又没有秩序,很混乱,大家都挤在窗口,凭的是体力。我自然不便往上挤,而且,也没有那个力气。就在窗旁边转悠,等待机会。还好,有一个熟识的同村,也带孩子来报名的,我就把报名费和登记手续交给了他,他给我交了费用。

孩子拿到书后,自然很新奇,翻看书里面的“画页”。回家后,我*一件事情就是为孩子包书皮。日后,这已经成为习惯。我在读书时,对课本就格外珍惜。那时,我们没有多余的纸张,就找来报纸或画报来包书皮。待到我孩子读书时,市场上已经有单卖的塑料包书皮了,上面印有彩绘,与书的大小完全一致,样式很精致。

师范毕业后的1987年,我也是在九月一号正式上班的,跨入教师队伍行列。*一次和同事们在办公室见面,*一次走上讲台……

九月,秋高气爽。九月一号,一个值得我们怀念的日子,一个载着家长和孩子梦想的日子,一个希望的开始。

左乙拉西坦什么作用
北京很好的癫痫病治疗医院
癫痫治好要多久

热门栏目